3)第三百八十七章 工厂新模式_逆天换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受到优惠,比如土地赋税方面的。

  比军属差一些,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,些许的优惠,也能让人觉得很划算。关键是土地到手,工匠们的心里也托底。

  主要还是当时没有什么退休金一说,别说老百姓,就是官员,罢官或致仕后也是啥也没有。

  但官员可以在职时拼命捞,家里的田地又是不缴赋税的,没有退休金,依然能活得很滋润。

  田地,对于百姓来说,就是依靠,就是糊口的工作。有了它,才能够安心,不管现在从事什么职业,回家种地就是最后的保障。

  “大连周边的田地,都将逐步空出来,分配给兵工厂的匠人们。”郭大靖对于工匠们的反应很满意,继续讲解道:“保证有足够的数量。”

  土地在增加,百姓们也在迁徙,重新安家。

  原来只有南金州,后来收复了北金州,现在则又多了复州和盖州;原来每个百姓平均能得十亩地,现在二三十亩也不止;等到光复整个辽东………

  总之,在当时以种地为主要职业的情况下,居住人口与田地的数量,应该呈现出相对的平衡。

  这已经很贴心,考虑得很周到了。工匠们工作的兵工厂,离自家的房屋和田地比较近,放假时可享短暂的欢聚,更可以看到自家田地的收获。

  “郭大人如此善待俺们,俺们还能怎样,安心地努力工作,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,便是力所能及的感谢和报答了。”

  鲁世英躬身一礼,紫红色的脸膛上,现出激动之色,代表着同样露出喜色的工匠们表示了感谢。

  郭大靖平和地摆了摆手,说道:“不必感谢我什么。在东江镇,凡是为平辽灭虏作出贡献的军民,皆会得到应得的报偿。数年的艰难困苦,走到今天,生活会越来越好,郭某代表侯爷向大家保证,不会亏待共过患难的每一个人。”

  “谢过侯爷,谢过郭帅。”

  “有侯爷和郭帅在,生活肯定越来越好。”

  “平辽灭虏,也就几年的事儿。那时候,整个辽东都是咱们东江镇的,想种多少田地,想在哪种,随便挑。”

  工匠们七嘴八舌,有的振奋,有的喜悦,有的激动,不一而足。

  前途无疑是光明的,生擒皇太极,不仅是一扫朝廷的颓势,重振京畿百姓的民心,东江镇军民的信心也是空前高涨。

  东江镇的政策也是周到细致的,社会环境的变化,百姓的生活,工匠们都是看在眼里的。

  仗打完了,不在兵工厂干了,种地是最稳当的生计,凭着手艺,找个村镇开个铺子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  不用为日后的生活发愁,也就没有后顾之忧,自然会焕发出激情和动力。与大明实行匠户制的兵器司或工坊,工作效率和速度,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。

  郭大靖微笑着看着这一切,精神面貌的变化,从侧面就说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pfms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